焦点短讯!这条老街上 “嘉兴粽”如何俘获成都胃?

看看新闻Knews   2023-06-23 10:23:50


(资料图)

01:21

随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成都马鞍东路再度化身为网红粽子街。每年端午节前到“粽子一条街”上,逛粽铺选粽子,早已成为当地人的习俗。端午的传统,追随着飘香的粽叶,代代相传。

端午节的成都马鞍东路,一家家粽摊招牌林立,在马路边依次排开。工人们熟练的将加入各色馅料的糯米填进粽叶,再飞速绕线,紧实包裹,仅用十几秒就能包好一个粽子。像这样的动作,包粽子的李凤君大姐,一天要重复上千遍。

小街上,店招多以婆婆为名,马婆婆、杨婆婆、杜婆婆的粽摊前,顾客来往不绝。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些住在本地的婆婆为了补贴家用,和街坊邻居一道在马鞍东路上包起了粽子,最初的端午粽,选用的是成都本地的芦竹叶,蒸煮后带着清香,受到顾客喜爱。

而这条街上的粽摊也从最初的十家逐渐发展壮大到上百家。据在老街上经营的杨婆婆介绍,二十多年前,她将粽子摆在自家商铺的角落售卖,第一年就赚了八百块钱,第二年粽子卖了几千元,通过亲身实践利润可观,就每年定期在端午节前卖起了自制粽子。

当初,这条街上只卖白味、甜味、红豆椒盐味等数种本地口味,但随着“粽子一条街”名气的扩大,有的摊主从江浙沪等地学习了蛋黄、肉馅粽子的配料,尝试将外地的包法与本地口味结合,逐渐将粽子的品种,扩展至十多二十种,让成都人的端午节餐桌变得更加丰富。粽摊摊主黄剑全从浙江省嘉兴市学习了肉粽的配方,他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捆扎粽子,以区分品种。这位摊主表示,包粽子的糯米产地来自于黑龙江,而宽大的粽叶来自于湖北张家界,猪肉则是本地产,可以说包出来的粽子也是非常多元化的。

虽然卖的都是粽子,但家家粽型不同、配方不同,各自的手艺也成就了独家“限定版”,市民们根据喜爱的口味,选择钟意的店家,有的一买就是好几年,成了老主顾。

成都的粽子一条街因端午节而火热,在这条街上,有的粽摊已是三代传承,老传统、老手艺随着时代的前进,交到了年轻人的手上。一些年轻的摊主已经将粽子建立品牌,放在线上售卖,在传承传统节日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能吃到美味的成都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