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本场主题为“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等单位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 徐雪纯 摄
(相关资料图)
浙江的民生建设情况怎么样?这些数据给你答案。
医疗
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从2003年75.61岁上升至2022年82.3岁,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健康中国行动考核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每月平均有430多名省市专家常驻山区海岛,每年有5000多名县级医院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定期排班工作。
县级公立医院中累计创建三级甲等医院14家、三级乙等医院61家,县域就诊率达89.54%。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达94.2%。
健康服务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每千人托位数3.65个,居全国第一。
不断强化老年健康服务支撑,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98.43%。
率先建立城乡居民同质同标的免费健康体检制度,持续为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免费筛查结直肠癌和慢阻肺,8年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全国第一。
创新推出“看病少排队”“出生一件事”“用血不用跑”等35项数字化便民举措。
就业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十年保持在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较低水平。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累计为企业减负2000多亿元,切实帮扶企业渡难关、稳发展。
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同时,建设“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应用,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累计帮扶192万人实现就业。
近三年来,全省累计培训600多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从2004年的343万增长到2022年的1195万,翻了近两番。
每年扶持创业5万人以上,累计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09个
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力开发爱心岗位,强化省外务工人员跟踪服务,在浙省外劳动力规模和脱贫人口在浙稳定就业规模分别保持在2200万和230万。
社会保障
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全面落实全国统筹制度,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率先实施特定人群工伤保险单险种参保,加快推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截至2022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20万、2767万、1851万,比2002年底分别增加3876万、2541万、1461万。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起每年调整提高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22年,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进一步提高失业人员生活保障水平。
优化社保经办流程,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一件事一次办”,社保高频事项网办率达到95%。大力推进社银合作,全省建成社银合作网点近1万个,基本建成“15分钟服务圈”,老百姓办事更加舒心爽心。
民生保障
我省率先建立大救助体系,实现低保边缘与低收入农户认定“两线合一”,低保市域同标、城乡统筹。目前,全省共有低保对象55.63万人,低边对象13.70万人,特困对象3.44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标准13104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浙江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之一,2022年全省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1266万人,老龄化程度24.79%。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社会养老服务条例,养老服务连续15年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均建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助餐服务覆盖65%的村(社区)。对全省户籍老年人进行了能力筛查和评估,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650万人。
率先在全国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7万余名困境儿童和2373名孤儿纳入政府保障,建立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福利机构和社会散居孤儿平均养育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2630元和2000元。创新开展“添翼计划”,为机构外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提供集中养育康复服务。
城乡社区建设
全省行政村从2003年底3.83万个调减到目前19737个,城市社区从1941个增加到5527个。累计建成三星级以上社区民生综合体400家,“居民会客厅”1407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1.2家、拥有持证社工23.9名、专职社区工作者14人,“一老一小”集成服务落地社区、优质共享。
新时代“枫桥经验”“后陈经验”“三治融合”“余村经验”等创新经验持续涌现。全国和省级村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快,建成国家级示范389个,省级1841个。
率先全国颁布慈善法实施办法,全省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688家,慈善信托资金规模13.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