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报:云南安宁市禄脿街道:“四式”党建破译幸福“密马”

云南网   2023-04-12 20:16:28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云南省安宁市禄脿街道密马龙村党总支坚持育强“头雁”,通过找优势、知差距、解难题,探索出“四式”党建工作法,不断提升党组织主动作为和攻坚克难的能力。

“链条”式组织建设。密马龙村党总支将基层党建工作载体落到党总支这个“肌体”上,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探索实施党建“细胞工程”,通过“两个链条”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堡垒指数”、党员的“先锋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探索“村级党组织+公司+基地+党员+农户”的“产业链”,由党总支牵头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广种植万寿菊,通过“种植+销售+旅游”模式,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推行“党建+红色网格”的“牵引链”,将全局划分成若干个规模合理的网格,灵活设置田间网格、户网格、种植网格、养殖网格等,实现“红色网格”有形覆盖,安排党员做“网格长”,通过抓设置强功能、抓职责激活力、抓指导促落实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推动基层治理工作高质量开展。

“剥葱”式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一职多能”作用,对村组干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学习、服务等工作台账的管理制度、培养措施,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素质好、能力强、能履行多岗位职责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各村小组青年干部、老党员中,“深剥”懂政策、懂理论、擅实践的民族宣讲员,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干部与老同志结对,在工作实践中“领学”“领路”,增强年轻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借助禄脿街道“群众微心愿 党员来实现”项目,组织党员为群众送温暖、送爱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实现干群、党群关系紧密。

“联嵌”式民族团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农村民族工作,努力保障辖区各民族群众“融得进、过得好”。争取上级资金建设民族文化阵地“民族文化传习馆”和“芦笙研习室”,争取“螳川人才项目”扶持打造密马龙合唱团,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民族乐器展演,以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通过文化交流,让辖区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汇聚团结奋进力量。依托密马龙党员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打造初心广场、美育教室、红色议事厅,建成密马龙党群服务中心,面向辖区党员群众提供议事交流、文体活动的场所,让组织有阵地、活动有场所,通过组织互嵌、生活互嵌、产业互嵌、文化互嵌、治理互嵌,推动民族团结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融合”式发展建设。整合特色资源,打造7000米“健步走”步道“串”党徽花卉景观点、密马龙水库打卡点“花山节”点、民族体育体验项目等特色景点,大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旅游村庄。用好初心广场、红色议事厅、文化传习馆、芦笙研习室,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学习交流、党课宣讲、歌舞排练、民族文化体验等服务,不断激发密马龙乡村活力。

安宁市禄脿街道党工委供稿 供图